- 在线客服 
  - 扫描二维码 
 下载博学谷APP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学谷微信公众号
KOL和KOC营销发力点来自私域流量影响力?未来在私域流量与种草营销的加持下,KOC或许是未来品牌传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KOC对产品信息的热门评论往往更能够体现普通用户的看法,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最终决策行为;KOL比较新的营销手段,发挥了社交媒体在覆盖面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

  一、KOL和KOC营销发力点在哪?
  KOC传播离用户更近,KOC不同于KOL长期创作某一垂直领域的内容从而获得垂直营销力,KOC甚至不能称之为意见领袖,但却在垂直用户群众拥有较大的决策影响力,能够带动其他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KOC的影响力在KOL发布的相关内容下面,KOC对产品信息的热门评论往往更能够体现普通用户的看法,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最终决策行为。因此控评成为品牌种草营销中的重要运营动作。
  从发布内容来看,KOC所分享的内容通常并不聚焦且生活化、兴趣化,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身份来为品牌打call,而不是作为专家形象进行产品推介。这就让KOC拥有更多的真实感,从而更能影响其他用户决策。
  从用户关系来看,KOC与普通用户联系得更加紧密(KOC可能本身就是普通用户的一员),在发布内容时更能够通过同理心来影响其他用户。而KOL有时因为商业合作的原因,发布的信息并不受用户信任。随着Z世代的崛起,年轻用户也越来越不盲从KOL的推荐信息。
  二、KOC更具有传播爆发力
  如果严格来说,KOL与KOC的区分并不非常明晰。如果我们把整个品牌传播链条粗略划分为头部、腰部、长尾的话,KOL代表的是头部传播力量,可以迅速打造知名度;KOC代表的就是腰部力量,虽然无法获得传播的大曝光,但能够实现用户的信息渗透,如果内容优质的话拥有更大几率实现低成本的传播爆发;而长尾代表的就是普通用户,通常处于被动接受营销信息、推荐信息的状态。
  现在人们越来越有看热评的习惯,而热评的力量就是KOC传播价值的体现,甚至不少热评都能成为传播素材,拉动病毒化的品牌传播。对于集中在腰部的KOC而言,合作成本低,内容更具有真实感、说服力,与其他用户的粘性更大,会是未来品牌传播更好的推广合作标的。
  三、KOC哪里找?
  KOC缺乏KOL那样的系统化的内容创作能力,但通常乐于在各个社交平台中进行自我表达与分享。
  如果品牌拥有自建社群,KOC往往是社群中的活跃分子,且乐于想其他用户分享不仅限于品牌产品内容的信息。通常意义上来说,KOC会是垂直领域中各品牌的深度用户,且拥有一定跨圈层传播力,另外KOC还可能同时加入各个品牌中的用户社群,拥有一定自身的影响力,并与各个品牌的运营人员关系维护的也都不错。
  品牌在用户群中识别出KOC后,可以尝试与KOC进行价值绑定,但更多的是一种弱性的合作关系,而非直接像KOL那样进行广告投放,通常来说,试用、分享会是不错的营销方式。总而言之,KOC就是具有传播力、具有影响力的核心用户,值得品牌方进行精细化的运营引导。
  四、品牌需要造KOC吗?
  除了在用户中识别KOC之外,品牌方也可以尝试自造KOC。在如今“私域流量”概念大热的环境下,不少品牌都正在尝试将用户导入个人微信号中,而个人微信号以非官方人员的形象进行运营,就可以看作在制造KOC。
  KOC的运营主要在于人设的搭建与丰富,比如说KOC的朋友圈中不能只是分享与品牌有关的硬广,否则容易让用户产生厌倦从而被屏蔽;也不建议通过利益的方式进行诱导关注,否则利益点一旦消失,其他用户就失去关注的理由。
  前面说到KOC最重要的在于真实感,其实打造KOC的套路有点类似于“卖茶叶的姑娘”微商套路,KOC需要大量分享与品牌不相关的话题以丰满人设,比如一些段子、自拍、好玩的事情、兴趣内容等,具体要看品牌方为KOC设置的人设与定位。
  但这种运营类的日常工作,对于大多数品牌方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如果要虚构一个人设进行运营,保证真实性的内容难度也不小,通常要构建一整套的“剧本”来进行执行。时趣更建议品牌方以活跃员工的个人号为起点进行内部孵化,可能成功率会相对更高,但无论如何孵化KOC都是一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事情。
  五、KOC运营是一个养成游戏
  对于品牌方而言,KOC的培育、发掘更像是一则养成游戏,由于KOC通常并不具有太多商业化的属性,所以需要靠长期时间来积累信任感,否则难以真正说服KOC本人及潜在用户。
  另一方面,KOC通常以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网络上的分享通常只是兴趣爱好使然。发展较好的KOC也是品牌首要考虑的KOC对象正处于从KOC到KOL蜕变的成长关键点,品牌方若想抓住这部分高价值KOC,需要投入运营者大量的时间精力,否则目前通过数据化、自动化的技术方式还难以进行KOC的准确筛选。
  KOC不同于KOL长期创作某一垂直领域的内容从而获得垂直营销力,KOC甚至不能称之为意见领袖,但却在垂直用户群众拥有较大的决策影响力,能够带动其他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KOL与KOC的区分并不非常明显。如果我们把整个品牌传播链条为一体的话,KOL代表的是头部传播力量,可以迅速打造知名度;KOC代表的就是腰部力量,虽然无法获得传播的大曝光,但能够实现用户的信息渗透,如果内容优质的话拥有更大几率实现低成本的传播爆发;而长尾代表的就是普通用户,通常处于被动接受营销信息、推荐信息的状态。
— 申请免费试学名额 —
    在职想转行提升,担心学不会?根据个人情况规划学习路线,闯关式自适应学习模式保证学习效果
    
    讲师一对一辅导,在线答疑解惑,指导就业!
  
相关推荐 更多
  -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运营逻辑和策略分析
 - 又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截止目前阿里的半天成交额就已经超过了千亿元。不知道大家在“剁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阿里要做如此复杂的双11?双十一的背后又有哪些营销策略?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双十一电商狂欢节的运营逻辑和策略,希望大家在“买买买”的同时,也能了解到那些你经历的购物套路,其实背后蕴藏着不少的运营逻辑 - 9308 - 2019-11-11 16:54:47 
  - 拼多多天天领现金活动营销思路解析
 - 拼多多天天领现金活动营销思路解析,天天领现金活动从活动触发、参与、邀请、提现四个环节进行设计,作为一个参与者钻拼多多的漏洞,前期不管是邀请新老用户基本都会有几块钱的助力金额,但接近提现时此时区分助力者为新老用户越来越明显。 - 10190 - 2019-11-12 11:12:52 
  - 线下获客模式受影响线上如何获客?
 - 线下获客模式受影响转线上,疫情期间短期之内很难获得新的增长,对与那些依赖线下场景、线上流量空白或占比少的企业尤为艰难。可以通过一、直播获客、内容获客、整合不同渠道资源获客、利用营销自动化渠道线上获客。 - 7220 - 2020-03-05 11:24:37 
  - 运营私域流量转化没效果为什么?
 - 想掌握私域落地实操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业务难题,体系化私域流量运营方法,打造完整的私域闭环,低成本获取流量等问题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平台的引流操作,底层逻辑思考,选择适合自己业务的引流渠道,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精准引流。 - 4311 - 2020-10-21 15:18:07 
  - 新用户来了就跑了怎么办?教你3个硬核新用户留存攻略
 - 3个硬核新用户留存攻略,直奔主题创造短期激励,给用户带来惊喜;提供反馈/进度,让用户感知行动带来的实时变化;塑造危机感,激发自我保护本能,让用户更愿意持续动起来! - 3110 - 2022-06-14 14: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