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
下载博学谷APP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学谷微信公众号
随着各企业公司的复工,求职者也可以开始准备面试了。这里和大家谈谈人工智能技术岗位如何准备面试求职。本面试指导宝典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针对专业素质面试准备,大概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基本知识、机器学习基本知识和编程代码能力。另一部分是面试技巧的指导,比如自我介绍、能力展示和面试时的沟通交流。

一、专业能力准备
谈到人工智能,就不得不提及自然语言处理。它可以说是帮助人工智能实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的核心技术,因此关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知识一定要好好复习。比如正则化、泛化都是需要了解的。除此之外,Dropout 的原理和使用、过拟合问题、激活函数、BP反向传播推导、梯度下降和梯度消失、损失函数、Word2vec 、优化算法、模型的评价指标、SVM推导、CRF、attention、文本分类问题、序列标注问题、Seq2seq、数据不平衡问题等等都是在面试时会涉及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机器需学习,关于这个章节我们需要复习准备的知识点有逻辑谛归 \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决策树、HMM,CRF、XGBoost、KNN、K-Means、SVM、Boosting、Bagging区别、RNN、CNN 、LSTM (原理)、LSTM和GRU分别适用场景和区别。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岗位面试的常见问题。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岗位对编程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一般都要求会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编程语言(C++、Python、 Java、Scale ..ect)。因此关于编程相关的面试题大家也需要多刷一下。比如,如何在长度100W找到最小的第K个数?最长公共子序列 (瓜子),二分查找,有效的符号 (新浪、猎豹),二叉树的递归和非递归遍历 。此外, 个别公司问了数学问题,像是对角矩阵、求导等等。
二、面试技巧准备
1、自我介绍
关于自我介绍,大家一定要做到简洁明了。在自报家门的时候,可以包括姓名、学校、专业等主要基本信息。然后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经历,做过什么项目一定要说清楚。项目的介绍需要包括项目名 + 项目具体内容。有几个小任务(分类、NER、关系识别、摘要生成 ..etc),突出自己任务的重要性,还有你负责什么样的任务,介绍你的方法实现,效果怎么样?然后怎么进行改进的,然后你又进行设计之后的效果又是怎样?这样讲是为了重点突出你研究思考的过程。然后最好谈一下你对对方公司的了解,可以结合你做过的项目。
2、沟通交流
在面试过程中,只需要做到真诚友好,自信大方就好了。要知道面试不是一个单项的选择题,更像是面试者与面试官的双向选择,因此大家不需要可以放低自己的位置,也不需要过度紧张。另外在整个面试考核中,要区分问题会与不会,避免陷入面试官的问题之中。尽量多于面试官沟通,反复确定面试想问的问题。面试官如果不是针对你的专业的问题,可以委婉的让他换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岗位的面试指导宝典,大家觉得有用吗?如果觉得本文对大家的求职面试有帮助,不妨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 申请免费试学名额 —
在职想转行提升,担心学不会?根据个人情况规划学习路线,闯关式自适应学习模式保证学习效果
讲师一对一辅导,在线答疑解惑,指导就业!
相关推荐 更多
人工智能的四个核心技术分别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四个核心技术分别是什么?一般是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数据挖掘这四大核心技术。相信一提到这四个关键词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真的深入了解这些核心技术的人却很少。下面小编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这四大核心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27955
2019-10-16 15:49:41
AI医疗概念解析:AI医疗是什么?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最近AI医疗在当下兴起。那么,AI医疗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达到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之间的信息化。解析AI医疗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这是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一项深度发展和突破。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AI医疗的概念、意义和运用。
37604
2020-03-13 14:56:38
不同AI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
AI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专家系统,知识表示,机器学习等,其中机器学习是目前最火也是发展最好的一门学科,又包括了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
4941
2020-07-02 11:51:13
人工智能难学吗
人工智能难学吗?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一直处于互联网科技领域的风口浪尖。虽然真正的人工智能尚未实现,但是基于目前初步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大量企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然而AI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不应求已经成为制约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壁垒。
5133
2020-09-23 14:41:29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区别是什么?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根本不一样,这两个领域几乎完全是分开的。人工智能需要大数据来支撑,主要是识别类、感应器方面;而机器人所需的条件人工智能加物理外壳,举个例子生活中最长见的扫地机器人。
29237
2021-11-22 11:3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