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
下载博学谷APP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学谷微信公众号
人工智能技术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突破和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其是在这次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对疫情的防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上来看,AI技术主要应用红外体温检测、在线远程诊断这两大方面,听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用处,但是对于疫情筛查和隔离诊断都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
1、AI技术在线远程诊断
(1)缓解医疗资源紧张
AI远程在线问诊通过人工智能系统与用户多轮问答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在疫情防控过程中,AI技术在辅助诊断中作用突出,缓解了疫情期间紧张的医疗资源。我们也可以预测,在未来自动化、无接触的高效疫情诊断是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发展方向。目前许多网络相关平台,针对患者病情给出疫情期间的正确指导和建议,几千余名医生已完成在线问诊14万人次。
(2)减少医患接触
另一方面,AI技术在线远程诊断的应用也在疫情防控中,减少了面对面接触问诊带来的感染风险,毕竟病毒携带者与健康人群的密切接触是传染病疫情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疫情防控方面,AI远程面诊可以减少错诊漏诊并协助基层医疗机构辨别感染者,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时间,而且还能有效防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做好疫情网格化管控的辅助工作。
2、AI结合红外热成像筛查
由于这次春运返程高峰期与疫情防控关键期重叠,人口大量流动为疫情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密集人流,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对人流区域多人额头温度进行快速筛选及预警,提升了在人流聚集处的筛选效率。具体应用案例如下:
在北京清河火车站,百度积极响应号召,提供了一套“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的解决方案,对体温超出一定阈值的流动人员,系统会发出异常预警,并快速展示出体温不在正常范围的人员及温度,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另外,在北京市海淀区地铁站,旷视研发团队提出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解决方案,用到了“双光融合”,即结合红外光和可见光,红外负责测温,可见光负责呈现,从而大大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和检测效率。
AI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就讲到这里了,其实除了红外体温检测、在线远程诊断这两大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疫情防控的助力还远远不止于此。关于AI技术的更多应用,大家可以持续关注博学谷资讯人工智能栏目的更新。
— 申请免费试学名额 —
在职想转行提升,担心学不会?根据个人情况规划学习路线,闯关式自适应学习模式保证学习效果
讲师一对一辅导,在线答疑解惑,指导就业!
相关推荐 更多
智能机器人开发前景怎么样?有哪些应用领域?
智能机器人开发前景怎么样?有哪些应用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智能机器人开发也成为了热门项目。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将逐步扩展,大范围取代人工。下面我们来看看目前智能机器人的开发前景和应用。
7364
2019-09-23 15:24:34
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代替人类吗?哪些行业会被完全取代?
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代替人类吗?哪些行业会被完全取代?据专家预测,人工智能的崛起必将引起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一些纯粹的体力劳动行业会完全被取代,因此一些人担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代替人类,其实也不无道理。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技术来讲,还需要走一条很长的路才能到那样的阶段。在担心被时代淘汰之前,大家还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
8493
2019-10-15 11:13:20
小白学习神经网络入门讲解
当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技术,其实就是机器学习,而神经网络就是模仿人脑处理方式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因此想要了解人工智能,首要条件就是理解什么是神经网络。它是人工智能的底层模型,许多复杂的应用和高级模型都基于此。本文将用小白都能理解的话,为大家深入浅出的讲解神经网络的运作过程,让大家都能轻松入门神经网络的学习。
6399
2019-12-09 16:43:46
人工智能工程师一般需要学什么?
随着AI技术的第三次崛起,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在深度学习不断突破和发展的形势下,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紧缺。如今,人工智能工程师已然成为了人人追捧的香饽饽。那么,人工智能工程师一般需要学什么呢? Python基础、数据科学库、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以及图像处理这些知识点一个都不能少。
11674
2020-07-09 16:17:27
开发鸿蒙智能无人车需要学习哪些知识点?
开发鸿蒙智能无人车知识点主要涉及四个部分,PCB设计:设计电路板,包含各种芯片和外设;电子设计:如何编写代码驱动显示器,如何驱动电机,如何驱动各种外部传感器;人工智能:OpenCV视觉,pytorch和YOLOv5;机械设计:如何动手组拼无人车,从外壳到螺丝安装。
3555
2022-04-13 11:15:58